传真:025-86881000
邮箱:sssc@issas.ac.cn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创优路298号
2019年8月16-22日,应西藏自治区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会的邀请,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地质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自治区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会“土壤健康与农业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并实地调研考察了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科研基地等,全面了解自治区现代农业、特别是土壤肥料科研现状。同时,与科研人员围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循环农业发展等问题进行座谈,就科研选题、课题申报等进行了交流。
西南大学谢德体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曾希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朱波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李永涛教授等专家代表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在研讨会上做大会报告。谢德体教授在“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报告中,系统总结了课题组“十一五”以来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措施与对策;曾希柏研究员在“土壤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十一五”以来我国土壤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未来、特别是“十四五”土壤学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并结合西藏土壤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重点与方向;朱波研究员在“紫色土坡地农田氮素循环过程与调控机制”中,系统总结了盐亭国家科学实验站近年来氮素循环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紫色土中氮素的归趋,提出了提高氮素利用率的系统解决方案;李永涛在“珠江流域典型母质发育土壤重金属关键形态时空演变的微观机制”报告中,根据近10余年的研究结果,系统分析了珠江流域典型母质发育土壤中Cd和Pb的赋存形态、演变及其影响机制等,提出了有效降低其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在参观了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实验基地,系统了解了研究所近年的科研、试验观测等工作后,结合研究所承担的课题现状、项目申报等实际情况,专家们分别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选题、研究所研究与发展重点等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研究所选择循环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等作为研究重点,充分体现了西藏自治区现代农业特色,特别是抓住了农牧结合区秸秆养畜这一关键,研究成果将对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具有较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研究所人员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开展科研工作,不仅需要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而且还需要长年在各试验基地奔波,确实非常辛苦,专家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敬意。关于研究所项目申报与选题,大家建议围绕秸秆综合利用的各个关键环节、并结合各自的专业进行,如秸秆营养品质提升、秸秆对牲畜的适口性、畜禽粪便利用方式与有机物转化、养分高效循环、农田不同措施的碳排放、高原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等。同时,专家们也非常乐意在项目申报与选题等方面尽可能对研究所的年轻人予以必要的支持,并以适当的方式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到所在单位培训、学习和交流,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尽快成长。
大会开幕式
参观研究所试验基地并与青年科研人员合影
参观研究所试验基地并与部分科研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