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学会微信公众号

学术交流
联系我们
办公室电话:025-86881532,86881992
传真:025-86881000
邮箱:sssc@issas.ac.cn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创优路298号
分支机构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分支机构
盐碱地生态治理助推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东营召开
来源:盐碱土专业委员会  作者:  点击次数:11194  更新时间:2017-10-23  【打印此页】  【关闭

20171015日至17日,“盐碱地生态治理助推绿色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东营召开。会议由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承办。前来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宁夏大学等68家单位234位专家、学者、管理人员、企业人员和媒体记者。

   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于书良、东营市副市长韩利学、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副主任毕建明、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专业委员会主任田长彦研究员、荣誉主任杨劲松研究员、国际土壤联合会盐渍土专业委员会前副主席Tibor Toth、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盐碱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刘小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梁正伟研究员和王志春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逄焕成研究员出席会议。宁夏大学许兴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康跃虎研究员等知名专家也出席了本次会议。开幕式由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副主任毕建明主持,盐碱土专业委员会主任田长彦研究员致开幕辞,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于书良致欢迎词,赵其国院士发来贺信祝贺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并建议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设立常设论坛,汇聚国内外盐碱地治理利用方面的专家定期研讨。

     大会交流报告41个,分别就盐碱地和耐盐种质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盐碱地障碍的形成过程与调控、盐碱地生态治理及其产业技术、盐渍土地力培育与养分高效利用、盐碱地生态建设与环境效应、盐碱地治理利用的碳汇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会议针对当前我国盐渍土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盐渍化耕地产能低等问题,结合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特别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提出了盐碱地开发治理与管控的新思路,充分利用技术、材料、产品、工程、装备等科技发展新资源,突破技术和装备,创制了针对不同类型盐碱地治理的新理论、新模式、新材料、新装备。提出了基于植物水分亏缺的智能灌水技术、石膏+咸水冻融改良盐碱地技术、咸水/微咸水滴灌水盐调控等系列新方法。对促进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盐碱土开发利用与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战略规划和布局重大项目提供服务及依据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专家认为,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耕地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盐渍土、耐盐植物、咸水资源是缓解我国水土资源短缺、稳定粮食生产、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对盐碱地的认识,要上升到向后备耕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转变,改变盐碱地改良技术开发的单打独斗,建立一个综合型的开放的实验平台,对已有改良技术进行综合和整合。会议建议,针对当前我国农业水资源紧缺、盐碱地农业化利用产能低及环境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大力强化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综合集成、咸水/微咸水资源利用及水盐调控等问题的研究,明确相应的机理,为盐碱土壤向耕地定向培育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考察了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相关企业及大汶流自然保护区,增强了对盐碱地生态治理助推绿色发展的认识,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

专业委员会主任田长彦研究员在会议总结时指出,本次论坛是本专业委员会历次会议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参加单位广泛的一次盐碱土改良利用会议,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加快我国盐碱地改良、盐渍资源高效利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等将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代表与会人员对承办单位及会务组人员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