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学会微信公众号

学术交流
联系我们
办公室电话:025-86881532,86881992
传真:025-86881000
邮箱:sssc@issas.ac.cn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创优路298号
分支机构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分支机构
9000 多人次参与!这场土壤科普盛会近日在南宁举行
来源: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作者:郭赋涵 董文茂  点击次数:238  更新时间:2025-04-15  【打印此页】  【关闭

4月11-13日,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年会工作委员会年会暨“科技创新助推健康土壤科普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南宁成功召开。

会议由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以及广西健康土壤与西山茶低碳体验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西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全力承办。会议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与此同时,线上直播平台也热闹非凡,即时有9058人次参与其中,充分彰显了会议的广泛影响力。

开幕式上,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邓国富、广西科协副主席李海鸥亲临现场并发表致辞,为会议的顺利召开送上诚挚祝福与殷切期望。随后,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陈能场代表专委会郑重发布《土壤健康科普南宁倡议》,积极倡导全民踊跃加入推动土壤健康的伟大行动,为守护我们的土壤家园贡献力量。会上还发布了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与福建恩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的《恩朴 1 号土壤改良百千万工程联合声明》,为土壤改良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梅旭荣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其长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彭新华研究员、程谊教授、蒋瑀霁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者宋传奎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徐宪立研究员,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在职的陈能场研究员,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科学传播首席专家唐建军教授,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产地环境综合治理岗位科学家石元值研究员等共计25位在土壤及相关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者,分别围绕“我国农业低碳发展现状与展望”、“科技创新助力环控设施农业未来发展”、“科技助力退化耕地治理”、“全球变化下稻田土壤供氮和保氮机制”、“新时代下土壤健康科普”、“土壤动物生态功能与耕地质量提升”、“茶树香气物质糖苷化机制及生理功能”、“关键带生态水文科研传播”、“一条小田鱼,搅动大世界”、“茶园土壤地力提升技术”等丰富多元的主题作了精彩绝伦的大会报告。这些报告涵盖了从农业低碳发展到土壤健康科普,从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到耕地治理等多个维度,充分展现了会议内容的丰富性与专业性,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

在会议闭幕式上,还别出心裁地邀请了专业歌手麦震烁领唱《我们的土壤》,随后在麦震烁的带动下,线下人员全体合唱这首土壤之歌,激昂的歌声将会议氛围推向了又一个高潮,让与会者在艺术的感染下,对土壤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此外,与会代表还实地参观了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展示厅及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