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25-86881000
邮箱:sssc@issas.ac.cn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创优路298号
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是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的重大需求。为打好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与净土攻坚战,加快提升国家土壤修复与风险管控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促进土壤修复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已分别于2018年、2021年和2023年在南京顺利主办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大会期间,进行了70余场学术研讨及产品展览活动,来自政、产、学、研、金的参会人员累计近5000人。会议的规模、水平、效果与影响均创下了国内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会议之最。
为传承和发扬新时代全国土壤修复大会的成果与精神,加强我国土壤(及含水层)环境、污染修复与风险管控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认识和新成果的系统交流,展示土壤修复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仪器、新设备、新论著和AI赋能,促进我国土壤绿色低碳修复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国内外交流合作,兹定于2025年11月5日~8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第四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会议主题为“绿色低碳修复 净土洁食安居”。
现将会议第二轮通知有关事项介绍如下:
一、会议组织机构(持续更新中)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核生化灾害防护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土壤养分管理与污染修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矿山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化工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持续增加中……
协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南京土壤研究所小组
江苏省微生物学会
江苏满程千渠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持续增加中……
参展单位:
苏州佳谱科技有限公司
待增加
会议学术委员会(持续更新中)
主任委员:朱永官 院士
副主任委员:张佳宝 院士、朱利中 院士
委员:吴丰昌 院士、沈其荣 院士、周卫 院士、徐明岗 院士、沈仁芳 研究员、李广贺 教授、方斌斌 教授级高工、 颜晓元 研究员、骆永明 研究员
会议组织委员会(持续更新中)
名誉主任:骆永明 研究员
主任委员:吴龙华 研究员
副主任委员:李广贺 教授、顾明事 教授级高工、滕应 研究员、王玉军 研究员、
委员:刘五星 研究员、宋静 研究员、叶茂 研究员、党菲 研究员、严卫东 副秘书长、解珺 高级会计师、
涂晨 副研究员、胡鹏杰 副研究员、 曲常胜 教授级高工、张长波 教授级高工、李书鹏 教授级高工、
朱勇兵 教授级高工、汪鹏 教授、龙涛 研究员、叶渊 高级工程师、黄相锋 高级工程师
二、会议时间与安排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5-8日,会期两天半。
三、大会特邀报告、专题设置及专题邀请报告
(一)大会特邀报告(待定)
(二)专题设置及专题邀请报告(暂定专题设置,将根据讨论意见更新)
专题1:土壤与地下水中污染物分析新方法和新技术(召集人:陈玖斌,天津大学;王玉军,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陈吉平,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
专题2: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界面过程、暴露及生态健康效应(含土壤复合污染过程。召集人:仇荣亮,华南农业大学;徐建明,浙江大学;曹心德,上海交通大学)
专题3: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时空演变、模拟模型与信息集成(召集人:吴吉春,南京大学;赵勇胜,吉林大学;刘伟江,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专题4:土壤污染物毒性毒理、风险评估、损害鉴定与基准标准(召集人:孙红文,南开大学;周友亚,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马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专题5:土壤修复先进功能材料与智能装备研发及应用(召集人:侯德义,清华大学;蔡国军,安徽建筑大学;宋敏,东南大学)
专题6: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修复与安全利用(包括地质高背景区。召集人:赵方杰,南京农业大学;杨忠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芳柏,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专题7:矿区和堆填场土壤-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召集人:党志,华南理工大学;姚俊,北京科技大学;薛生国,中南大学)
专题8:油气田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第一召集人:郭书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刘五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马杰,中国石油大学)
专题9:军工及特殊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召集人:朱勇兵,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刘晓东,中国科技大学;龙旭伟,南京理工大学)
专题10:电子垃圾拆解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召集人:刘晓文,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尹华,华南师范大学;滕应,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专题11:工业聚集区及在产企业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召集人:杨坤,浙江大学;郭观林,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李辉,上海大学 )
专题12:土壤与地下水中新污染物的污染特征、迁移转化与管控修复(分为“微塑料、抗生素抗性基因、其它新污染物(包括PFASs)”三个专场,召集人:季荣,南京大学;姚槐应,武汉工程大学;祝凌燕,南开大学。三位各负责一个专场)
专题13:微生物和零价铁还原脱氯与原位修复(召集人:唐景春,南开大学;严俊,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汪善全,中山大学))
专题14: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与监管(召集人:师华定,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陈卫平,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龙涛,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专题15:绿色低碳的棕地景观与环境修复+及产业发展(召集人:张红振,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李书鹏,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郑晓笛,清华大学)
专题16:土壤环境时空数据挖掘与智能管理(召集人:史舟,浙江大学;雷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朱焰,森特士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专题17: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治理与AI赋能(召集人:曲常胜,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秦传玉,吉林大学;林斯杰,南方科技大学)
(三)会议形式
1、会议拟设1个主会场,4-6个分会场及研究生论坛。
(1)大会报告:组委会邀请。每个报告20-25分钟。主要邀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企业家和管理者就相关重要(热点)领域的研究工作及进展作综合性报告。
(2)分会场报告:组委会邀请和与会代表申请。每个报告15-20分钟。
(3)研究生论坛报告: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将从参加报告的研究生中评选优秀研究生学术报告。
2、墙报展示
本次会议设墙报展区,展示各个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科研成果,组委会将评选出优秀研究生墙报。
3、产品展示
本次会议诚邀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加展览展示、推广产品(实物)、出版物,与专家学者面对面沟通交流。会议将安排展厅进行布展,参展单位可根据各自的面积需要提前申请,也欢迎来现场选择空间会址。会议还将在展厅集中安排企业产品技术报告或产品演示会,有意愿的参展单位可提前联系申请,由会议工作委员会统一有序安排。
4、会议摘要征集
会议摘要通过会议注册网站在线递交,主办方将编辑制作电子版会议摘要集作为会议交流资料(非正式出版物)。格式参见报名网站的“摘要模板”。具体要求如下:题目(黑体四号字),作者姓名和所属单位(姓名间用逗号相隔)、摘要(宋体五号字,500-800字)、关键词(仿宋体小五号字)、作者简介(宋体小五号字: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主要研究领域及邮箱等联系方式)等。
四、注册及费用标准
1、会议注册时间
2025年5月30日起至2025年11月8日。
2、注册方式
会议仅采用线上注册方式,注册网址:“https://cas20251105.casconf.cn/”。
3、收费标准
(1)2025年10月25日24:00前:
普通参会人员注册费为2500元/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元/人;企业代表3000元/人;土壤学会会员减免200元/位,需提供有效的土壤学会会员号(且需与中国土壤学会确认)。
(2)2025年10月26日0:00后:
普通参会人员注册费为2800元/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元/人;企业代表3500元/人;土壤学会会员减免200元/位,需提供有效的土壤学会会员号(且需与中国土壤学会确认)。
4、缴费方式:会前或现场缴费均采取微信扫码或者银行转账支付。
(1)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后,在下方“缴费平台-会议费”进行缴费,同时填写开票信息。缴费时请务必备注,如“2025修复大会+姓名”。
如有疑问请联系:025-86881930。
(2)银行转账至指定账户后,扫码填写开票信息。
收款账户:
户名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账号 |
4301010809001045180 |
开户行 |
中国工商银行南京成贤街支行 |
行号(银行机构代码) |
102301000190 |
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10000040001273XP |
转账时请务必备注,如“2025修复大会+姓名”。
转账完成后,请扫码填写开票信息:
3、产品展位
需提前联系、申请和预定,费用视所需场地范围及要求而定;可联系“产品展位咨询”联系人(见下)详询。
五、会议地点及住宿预订
1、会议地点: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城南河路89号,丰大国际大酒店。
2、酒店房型及价格:
北楼大床房(含单早)或标间(含双早),380元/晚;主楼大床房(含单早)或标间(含双早),450元/晚;主楼行政大床房(含双早),490元/晚。
3、酒店住宿预订方式如下:
① 可以通过电脑打开以下链接进行预订房间:https://jinshuju.com/f/DV46oH;
② 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以下二维码预订房间。
4、交通方式:
参会人员可选择以下方式前往会场:
① 飞机:乘坐飞机到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机场距离酒店约50 km,可选择以下方式到达会场。
方案一:乘坐“机场巴士江北六合线”,直达“江浦丰大国际酒店站”(3站,约1 h)。可通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公众号查询机场巴士“江北专班线”首末班车时间;
方案二:乘坐网约车直达会场(约45 min)。
② 高铁:乘坐高铁到达南京南站或南京站,距离酒店约20 km,可选择以下方式到达会场。
方案一:从南京南站乘坐“机场巴士江北六合线”,直达“江浦丰大国际酒店站”(1站,约40 min)。可通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公众号查询机场巴士“江北专班线”首末班车时间;
方案二:从南京南站或南京站乘坐网约车直达会场(约25 min)。
六、会议联系人
1、参会咨询:
宋家音(songjiayin@issas.ac.cn),手机:13921641170
2、学术报告、墙报、会议摘要咨询:
胡鹏杰(pjhu@issas.ac.cn),电话:025-86881849,手机:15062288951
李 柱(lizhu@issas.ac.cn), 电话:025-86881849,手机:13813950519
3、产品展位咨询:
唐 伟(1525855541@qq.com),手机:13339009930
宋 静(jingsong@issas.ac.cn),电话:025-86881130,手机:13915974874
4、财务咨询:
黄文昭 (18662723231@163.com),手机:18662723231
谭慧婷 (huitingtan@163.com),手机:1786268628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025年5月8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