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经过试点探索,中国科协启动实施2025年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本计划)。按照《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启动2025年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的通知》(科协办发组字〔2025〕32号)要求,中国土壤学会现组织开展本计划2025年推荐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支持对象
本计划是中国科协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面向广大青年科技人员实施的能力提升项目,旨在帮助入选对象深入体察中国国情、扩大专业视野、了解社会需求。支持对象为具有中国国籍的全日制在读博士研究生,原则上距离毕业时间在2年以上。本计划支持对象的培育期不超过2年。
所需满足条件:
1、中国土壤学会个人会员(学生可免费注册,注册网址:https://sssc.kejie.org.cn/member/login.php);
2、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3、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具有良好的学风和道德,无学术不端行为;
4、博士与硕士阶段的科研方向具有一定延续性、相关性或学科交叉性,博士所学专业与土壤科学领域相关,且有志于长期从事科技工作;
5、立足国家需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6、同等条件下,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或研究生阶段(含硕士、硕博连读、直博、普博)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优先推荐;
7、同等条件下,曾在本领域高水平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或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排名前三)的优先推荐。
二、 推荐渠道:
中国土壤学会作为推荐渠道,中国土壤学会各分支机构可组织向我会推荐。中国土壤学会向中国科协推荐名额为8名,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向学会推荐名额不超过2名,中国土壤学会其他分支机构向学会推荐名额不超过1名。
三、 推荐程序:
1、中国土壤学会各分支机构根据推荐名额、候选人条件推荐合适候选人,提交推荐工作报告(分支机构负责人签字扫描件);
2、候选人需登录“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服务平台”(http://kecaihui-tm-zz.cast.org.cn/match-page/qtgc)注册账号,选择“申报人”角色,在线填写《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推荐表》,上传相关附件材料(包括成果证明、获奖证书等),并选择中国土壤学会作为意向托举单位之一(共需选择3-5个全国学会)。候选人在线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18日。
备注:候选人仅可通过一个渠道申报,具体以服务平台提示为准。如候选人未能通过我会各分支机构推荐,也可选择自荐通道,将由服务平台自动关联所在区域省级科协进行推荐。
3、待候选人提交材料后,我会在线审核材料真实性及合规性,确定最终推荐人选,于2025年11月29日前提交学会盖章后的推荐工作报告。
四、 有关要求:
1、坚持服务大局。学会及分支机构应公平公正开展组织推荐,把好候选人入口关。坚持“四个面向”科研方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推荐人选。评审过程中兼顾候选人现有成果与未来科研发展的潜力。
2、坚持协同培育。中国科协和全国学会共同对支持对象进行培育。中国科协做好示范引领,组织系列国情研修和学术交流活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全国学会分别根据不同行业和地域特色对支持对象进行培育,立足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优势,为支持对象提供系统的政治训练、专业锻炼和社会历练平台。
3、坚持“三位一体”育人。构建政治训练、专业锻炼与社会历练“三位一体”培育体系。政治训练以强化思想引领为核心,重点通过国情研修、科学家精神宣讲等活动,提升支持对象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专业锻炼聚焦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通过资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开展出国(境)交流访学,提供非共识跨界交流机会等,引导支持对象开拓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社会历练支持培育对象在学术组织、期刊担任助理岗位,参与企业实践、加入博士创新站,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强化推荐单位责任。推荐单位应切实承担跟踪服务主体责任,持续关注支持对象科研学术成长情况,督促指导支持对象完成培育事项,对因毕业等原因提前退出培育的情况应及时上报。支持对象培育期满后,由推荐单位进行评价考核,评价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5、强化过程管理。建立标准化学时管理机制,支持对象应在培育期内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育活动,各类培育活动按8学时/天认定,“领航计划”为必修培育活动。培育学时完成情况作为期满考核评价重要内容,未完成培育学时的取消资格。
6、强化后续跟踪服务。加强“智慧科协-广聚青科”“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服务平台”的使用,各培育主体应主动使用平台开展管理和培育组织工作;支持对象应及时登录平台完善学术档案,鼓励通过平台进行学术展示和交流。增强对支持对象培育期结束后的联系服务,考核评价优秀的纳入“中国科协青托促进会”持续跟踪培育。
7、本计划的实施按照《管理办法》执行,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五、 联系方式
1、中国土壤学会办公室
联系人:蒋宇霞 周凌波 王小平
联系电话:025-86881532,86881992,86881930
Email:sssc@issas.ac.cn
2、平台填报技术支持
联系人:姚晓洁 刘洪宇 冯丙文
联系电话:010-62165285、62165293
附件:
2、《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土壤学会
2025年10月31日
